广西大学植物所的简史,简到崩溃,值得一看!
历史沿革
广西植物标本室的前身是广西大学植物研究所的植物标本室。它是由广州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所长陈焕勇教授于1935年成立的。在了解广西植物标本室的历史之前,让我们回顾一下广西植物研究所的简要历史。
1934年,广西大学校长马俊武先生邀请世界著名植物学家,中山大学农林植物学研究所所长陈焕勇教授访问广西大学,为成立广西大学植物研究所和1935年1月成立广西大学植物研究所而设。陈焕勇教授是所长。该地点位于广西梧州广西大学公园内,即梧州the阳河两岸的白鹤山。这是广西第一所自然科学研究所,也是我国较早的植物学研究机构之一。广西大学植物研究所成立后,得到了广州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的大力支持。捐赠了7,000多个重复标本和10套柚木标本柜。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广西大学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室。
1938年夏,广西大学植物研究所被任命为广西大学农业学院的领导,同年9月移居广西柳州沙塘。 1944年夏,日本侵略者向南入侵,植物研究所与农业学院一起撤离到广西南丹,但由于铁路运输的阻碍而无法到达南丹,后来撤离到贵州榕江在广西大学总部1944年8月,榕江发生了一次罕见的洪水,标本室中的大多数标本都遭到了破坏。抗战胜利后,1945年9月,农业学院和植物研究所从广西大学总部迁至柳州Part河。 1946年6月,广西大学各系迁至桂林。学校的总部位于江俊桥,植物学研究所和农业学院一起搬到了梁峰燕山。 1946年夏,植物标本室再次从广州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获得了40,000多份标本。 1947年7月1日,植物学研究所由广西大学总部恢复领导,并更名为广西大学经济植物学研究所。解放后,1952年对全国的学院和系进行了调整。广西大学农业学院于10月脱离了广西大学的独立机构,经济植物研究所再次由农业学院领导。 1954年1月,中国科学院合并了广州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和广西大学经济植物研究所,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西大学原经济植物研究所改为华南植物研究所的广西工作站。同年7月,更名为华南植物学研究所广西分院。 1958年10月,中国科学院直属广西分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后来,所有权发生了许多变化,现在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中国科学院共同领导。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尽管所有权发生了许多变化,但植物标本室的建设从未停止过,而是得到了丰富和扩展。例如,在对1950年代至1990年代广西的植物资源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之后,例如1959年对广西的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以及1962年对广西花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全面调查。植被分区1963年至1966年对广西大荒山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综合调查,1979年至1980年对农冈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综合调查,1981年至1982年对广西大瑶山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综合调查,并进行了其他特殊调查,收集了大量标本。加上与国内外相关单位进行重复标本交换的发展,使馆标本的收集已大大增加,如今,该馆已发展到拥有40万标本维管植物标本的标本馆,这对使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华南,西南及邻近地区的植物。
主要研究方向
(1)植物资源与植物地理:完成广西植物志第六卷四、 五、的汇编,研究和出版,并开始英语版本的汇编和研究;深化生物多样性地区和热点地区(例如喀斯特地区,北部湾经济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地理调查以及重要植物资源的调查(例如极小种群植物,能源植物,环境净化植物,高效碳汇植物等) )。
(2)植物专家的专有系统发育和分子进化:专注于重要的科和属(例如荨麻科,秋海棠科,兰科,月桂科,槐属)关于植物种系发生,起源和进化的生物地理研究重要的分布和广西-东盟的主要人群(菊科,菊科,豆科,香附子,花椒等)。
(3)外来物种入侵和保护生物学:着重研究广西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和爆发机制,研究特定生态系统中外来物种的预防和控制技术,以及外来物种和植物的风险评估和安全性。农林牧业转基因物种管理技术研究为广西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4)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结合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依靠广西有关植物标本和易地保护植物的丰富信息,着重在广西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尤其是珍稀和濒危的重要地区)建设重要的野生植物保护植物,广西特有植物和具有重要或潜在经济价值的植物物种)是一个生物多样性信息平台,具有关于野生分布,环境条件和保护区的大量信息。
收藏功能
自1935年广西植物学研究所成立以来,广西植物标本室一直在收集,保存和研究植物标本。经过几代植物学家的辛勤工作,广西植物标本室已收集了40万种维管植物标本,其中约有12,000种国内外植物种类,覆盖广西植物8,000多种,其中标本4,000多种。它涵盖了150个家庭的1,100多个分类单元。最早的标本采集于1889年。就标本采集的数量和整体规模而言,广西植物标本室在我国名列前茅。
广西植物标本室的标本来源主要来自广西各地。其中,石灰岩面积最完整,占样本总数的30%以上。它是国家收藏中广西石灰岩山区植物标本最多的植物标本。亭。在石灰岩山区的植物研究领域中,它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此外,植物标本室还广泛收集了中国其他省份和地区的标本,例如华南,西南和东北。同时,它积极与邻近国家和其他国家(包括美国,英国,日本,印度尼西亚,新西兰和越南)的植物标本室建立标本交换关系。来自其他国家的一些标本。在世界范围内,月桂科,猕猴桃科,豆科,千屈菜科,柿科,菊科,茶科,苏铁科等的标本相对丰富。所有这些都是几代植物学家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尤其是与陈少卿,黄智,梁向日,高锡鹏,刘新奇,谭培祥,陈兆洲,陈立青,李银坤,李中体,谭浩夫钟继新,梁超芬,李书刚,邓宪福,徐跃邦和魏凡安等老一辈科学家的艰辛和艰辛是分不开的。馆藏大量标本为广西有关植物学专着的编写,植物地理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植物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创造了有利条件。
空间布局
这个标本博物馆由四层建筑组成,总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其中一楼是科研人员办公室,设有保安值班室,消防室,会议室和绘图室。二楼有管理室,标本预处理室,标本室和标本库(被子植物从木兰科到薯科)。在三楼有管理室,参考室,子标本库和标本库(唇形科的被子植物,单子叶植物,植物标本);第四层有标本装订室,网络信息室,数据室,消防设备室和标本库(蕨类,裸子植物,植物标本)。
广西植物标本馆收藏的标本
广西植物标本室仓库
广西植物标本室正在进行标本数字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