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推进金融开放门户核心区建设,逐步形成金融创新高地
中国新闻社,广西新闻社,12月29日(黄艳梅,陶俊彦)南宁市财政局局长,市政门户办公室主任曾锡业29日介绍,南宁已竭尽全力促进社会责任。金融开放门户核心区建设,金融创新高地逐步形成。截至今年11月底,中国—东盟金融城共有157家金融机构(企业)入驻,其中今年新增了97家。
当天,关于南宁推进东盟金融开放门户核心区建设的新闻发布会举行。在会上,曾小野介绍了金融开放门户核心区的建设情况。
2018年12月,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广西为东盟建设开放的金融门户网站正式升级为国家战略。作为中国与东盟开放与合作的边境和枢纽城市,南宁市已尽一切努力,以多重突破和深入发展来推动通往东盟金融开放门户的核心区域建设。综合财务竞争力大大提高。
曾小爷介绍说,南宁市处于许多指标的前列。首先,财政支持得到明显改善。今年前三季度,南宁市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好于全国和整个地区,占全国金融业增加值的13.3%。城市的GDP,为城市的经济增长贡献41%。 1- 11月,金融业税收收入85.59亿元,同比增长15.9%,比税收增速高19.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比重比去年同期高2.2%,金融业已成为全市支柱产业之一。
第二个是金融中心资源聚集功能的出现。截至11月底,中国-东盟金融城共结算各类企业4,624家,其中金融机构(企业)157家,是2018年底7.的5倍,新入驻企业97家年。
第三是金融创新高地的逐步形成。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创新指数在第四批19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中排名第二,“中国-东盟跨境金融改革与创新”被评选为“ 2019- 2020年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域系统创新十大案例”。南宁的债券发行和品种创新受到国务院的监督,并受到国家企业债券“直通车”政策的鼓励。
第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提高了一倍。截至11月底,全市人民币存贷款余额2.74万亿元,同比增长10.5%,连续2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国内外共有16家上市公司和30家新的三级上市公司。到2020年,将有2家新公司在审核中,向广西证监局申报指导和备案3家,三家新上市公司公司将被添加;新增直接融资861亿元,同比增长1 2.9%。
第五,金融商业环境正在迅速改善。在信贷指标方面,南宁居该地区第一位,并且在自治区的监督下,防范和化解了金融风险。
曾小爷介绍,南宁市实施“十二3456”金融项目,金融开放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该市完善了规划政策体系,发布了一系列门户网站的配套政策文件,并建立了系统集成的政策保障体系。到目前为止,累计安置金融城和金融人才的奖励和补贴达2754万元。南宁是广西唯一被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和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双示范区”批准的城市。南宁市正在积极创建两个示范区,制定工作计划,建立责任清单,督促各项工作的落实。
“南宁以金融创新联合实验室为起点,充分发挥金融机构作为主要创新主体的作用,加强东盟跨境金融创新,建设区域性离岸金融中心,区域性货币清算中心和跨境投融资服务中心三个中心。”曾小野介绍,1-11月,全市人民币跨境结算量60 2.12亿元,居广西第一。南宁市还推动了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项目的实施,例如中国银行香港东南亚业务运营中心,太平保险东盟保险服务中心以及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研究所。加快了包括金融后端服务基地在内的四大基地。
此外,南宁市积极推行改革创新措施,并继续深化对外开放。该市积极建立金融开放式创新生态,并通过联合金融创新实验室和机构,促进NRA帐户便利化,陆海新渠道跨境金融创新,“债券连接”业务,跨境保险业务和其他创新的创新。跨境保险创新联合实验室应用结果;努力实施开放和创新的试点项目,例如交通银行广西分行“双重实施”便利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外汇收支支付的试点业务;积极争取成为国内本外币综合银行账户系统中首批试点省市。 (结束)